一、加強政策宣傳輔導。采取“線上+線下”相結合方式,全面宣傳各類稅收優惠政策,特別是針對今年新出臺的增值稅留抵退稅、“六稅兩費”減免等優惠政策,與企業“面對面”座談交流,“一對一”解答日常經營和申報納稅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。開展“大走訪”“大輔導”活動,主動把脈問需,及時將最新稅費優惠政策傳達到位、解讀到位。
二、精準推送稅費政策。充分利用稅收大數據為企業“畫像”,分級分類主動推送政策要點。對大企業實行“一對一”定制服務,強化上門輔導、問需,及時回應涉稅事項咨詢。對中小企業通過語音電話、征納互動平臺等,及時推送重大稅收政策變化,幫助企業有效解決涉稅疑難。
三、便捷辦稅服務渠道。制定出臺留抵退稅、制造業緩稅、“六稅兩費”退抵稅操作等業務操作指引,簡化業務辦理流程,精減報送資料。試行“幫辦、代辦”模式,為特殊人群在個稅申報、社保費繳納方面提供個性化服務。推進“三區同城”服務執法一體化,統一服務執法標準,規范工作流程。
四、加速優惠政策落地。在辦稅服務廳設置“退稅辦理窗口”,聯合財政、人社、人民銀行等部門,完善退庫協調機制,提前協調退庫各環節辦理流程,實現企業辦理退稅一日內完成。
五、防范政策執行風險。定期篩查疑點數據,通過核實輔導,幫助合法納稅人繳費人化解稅費優惠政策執行風險;依托稅收大數據和智慧監督中心,全面加強對落實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情況的監督檢查,聯合公安、市場監管等部門重拳打擊非法騙取稅費優惠行為。
六、扎實推進深度服務。建立健全動態監管、獎懲并重、共享聯動、促進遵從的“信用+風險”納稅信用管理制度,深化增值應用場景,持續推動“銀稅互動”,加大對“專精特新”和“小巨人”等國家重點支持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,為小微企業緩解資金周轉難題。利用稅收大數據優勢,助力地方政府開展精準招商引資,幫助企業暢通上下游產業鏈。
七、加大跟蹤問效力度。聯合財政、人社、發改、經信、人民銀行等部門,精確測算新的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釋放紅利,適時開展效應分析;采取調查問卷、走訪了解等方式,強化政策落實跟蹤問效,堅定企業信心,激發市場活力。
八、密切關注特殊群體。全面落實促進下崗失業人員、軍隊轉業干部、城鎮退役士兵、高校畢業生就業等稅收優惠政策,認真執行好特困行業緩繳養老等三項社保費政策,做好對下崗、殘疾人員免費辦理稅務登記,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助力養老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。
(本報記者蔣陽陽整理)